一文告诉你南美白对虾的肝胰脏有多重要


什么是肝胰脏?
   在我们养殖对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只有在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累积对虾养殖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才能够在养殖对虾的时候遇到问题合理解决。
肝胰脏简称肝,又称为消化腺,或称中肠腺,或称肝胰腺,由中肠进化而来。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吸收贮存营养物质、能制造凝血因子、代谢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激素等。肝脏受损,对虾全身器官将会崩溃。
养殖中肝脏的养护是提高对虾养殖成功率的首要任务,科学投喂将决定了肝脏的维护。但如何将科学投喂-护肝运用到实际操作上?
首先要了解对虾何为转肝以及在养殖中影响对虾肝脏的一些问题,然后在通过科学的投饵方式来进行调节或改善这些因素对肝脏的影响。
转肝过程——肝脏的变化 
胆主要起解毒的作用,但是对虾不同于其它动物,它有肝却无胆。因此,对虾的肝脏又扮演着一个角色——排毒解毒!同时,对虾肝脏也是对虾免疫系统、消化系统里的重要角色。肝脏调节至关重要,因此转肝转的不好将影响对虾机体。对虾转肝的过程中,共经历四个时期:同质期、转料期、包膜期、黄膜期。
同质期
放苗第2天—15天即投粉料阶段,对虾体长约0.8-2公分,对虾由苗场里投喂虾片,养成的黑红肝色——转变吃粉料颜色即为同质期。(这个阶段对虾吃什么颜色的东西就形成什么样的肝色!)
转料期
放苗后15-20左右,对虾体长2.5-3公分,对虾开始由吃粉料转变吃颗粒料,对虾肝色发生细微变化,肝色由原来的淡黄色转变深黄色。
下一个阶段白色包膜即将出现,水质调节至清爽阶段。(清水派、肥水派)
包膜期
放苗第20-25天,体长约3-4公分,肝胰脏前段部分颜色呈饲料颜色。
肝胰脏末端出现白色包膜线,包膜由肝胰脏下方往上面包成一条白线条后,即完成了对虾转肝的又一过程。但是包膜出现不意味着肝胰脏转肝完成,还有经历一个黄膜期!(白色包膜不能超过肝脏整体的1/3)
黄膜期
放苗后35天左右,体长5-6公分,白色包膜渐变成黄色膜,这个时期即黄膜期。经历到这个时期,即完成对虾的整个转肝过程。
黄膜期对虾摄食凶猛,这个时期要注意预防脂肪肝肿大以及肝红问题。
肝胰脏怎么养护?
在养殖过程中,虾病预防成功的关键在护肝,肝损则病生。肝胰脏具有解毒的作用,同时也是对虾的免疫器官。
1、内服益生菌群减轻肝胰脏消化压力
对虾的消化系统比较简单;肝胰脏分泌消化酶主消化,益生菌群在肠道里产生内源酶辅助消化。因此经常内服益生菌群有助于减轻肝胰脏分泌消化酶的压力。
2、减轻对虾肝胰脏的解毒压力
第一从水质调节出发,因此在转肝期这个阶段,水质以清爽为主。水质清爽,藻毒素以及在水质恶化后的底毒素对肝胰脏的解毒压力。(个人主张清水放苗养虾,这样在转肝期间水质不易浓浊,无死藻毒素沉积,肝脏就无需分泌解毒因子,继而减轻肝脏的解毒压力。)
第二在转肝期内服“维C+6黄”解毒降肝火,预防肝红。
3、提高对虾的肠道蠕动能力,助吸收营养物质
养殖中定期内服“噬弧菌”清理肠道有害菌,降低肠炎的发生率,提高对虾的蠕动能力,继而减轻肝脏压力。(拖便就意味着肠炎的发生)
4、提高对虾体质减轻肝胰脏免疫机制压力
定期内服“黄芪多糖或免疫多糖”有助于提高对虾免疫机制,从而从减轻对虾肝胰脏过度分泌免疫因子这块,调理肝脏压力!
投喂不合理容易产生肝脏问题  
1、投饵不合理,暴饮暴食加重肝脏负荷。
在突然加大投喂量及多餐投喂,就会给对虾的肝脏带来一定的消化压力,表现的一个临床症状就是——肝红肿大。   
     
2、长期内服中草药类药物,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坏。
其一,由于对虾的消化道为一根较短,无回旋的直管,因此对粗粉状的中草药物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难度,故而给对虾的肝脏造成一定的消化负担压力。
其二,是药都有三分毒, 中草药也如此,所以中草药将直接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毒害作用,从而加重对虾肝脏的解毒压力。
其三,中草药类药物会破坏肠道菌群,当菌群不复存在了,微生物菌群就无法代谢出生物酶来补充对虾内源酶的不足,这样就会加重对虾分必消化酶的压力。内服中草药过量,会出现的临床症状;白肝包膜大,占肝脏的三分之二。
包膜偏大
3、肠道缺乏益生菌群 
对虾的消化系统,主要是肝脏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肠道浮动促进消化,以及肠道中益生菌群代谢出的生物酶来辅助消化食物。
因此,肠道在缺乏益生菌,就无法代谢出生物酶,从而给肠道或肝脏的消化带来一定的压力。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人为了追求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对虾的摄食量及摄食餐数都要比早先养殖大很多,在这种高摄食量的养殖模式下,因缺乏益生菌群无法代谢出生物酶,就完全依赖于对虾肝脏分必消化酶进行消化吸收,久而久之,虾易出现爆肝。
4、转料不正常 
养殖前期习惯性投饵较晚,部分虾以摄食土皮、死藻或有机质为食物。临床症状;黑肝、绿肝、肝包膜不清晰等问题。这些肝问题若长时间没有调整过来,对虾就难以正常上料和转肝。如果有这种肝问题出现,其实就是一种危险警示。
红黑肝对比
“小虾和小孩子一样都一定的行为习惯,刚开始对虾接触到的食物如果是开口料,那么经过几次的摄食就会慢慢转料。但是,当对虾第一次接触到的食物是有机质类或底泥的东西,如果在没有特定的诱食调节,对虾就会以摄食有机质为食演变成一种的行为习惯,继而演变成黑肝——肿大。如果此时不加强转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面越难转料。”有些养殖户会发现,养殖中总有那么一些对虾爬在塘边和氧机旁吃食死藻和青苔,甚至有些虾会在下风口处吃食有机质泡沫。养殖中如果有发现这种情况,就说明塘里一定有部份虾没完全转料,那些转料不正常的虾会像一壳老鼠屎一样影响一锅汤。带来的影响将是爆发性的病害。
黑肝肿大
5、投喂维生素过多 
投喂维生素过多,会影响肝脏的维生素失调!内服维生素虽然可以防止肝细胞老化或修复肝细胞,但是过多就会损坏对虾肝脏——肝肿大。(一周5次)
6、投喂的饲料营养不足,会严重影响肝功能
投喂的饲料中缺乏脂肪、蛋白质、糖分、A、B、E族维生素六大营养成分中的任何一种,肝脏维护就无法正常进行。
脂肪,肝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蛋白质,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长的重要物质;
糖分,合成粮原,抵抗毒素的进攻;
A族维生素,防止肝细胞坏死;
B族维生素,修复肝细胞;
E族维生素,防止肝细胞的老化;
肝细胞的正常带谢将受到损坏,新细胞不能及时生长,肝脏易萎缩或肿大。
肝萎缩
7、内服抗生素类药物 
内服抗生素类药物,会破坏南美白对虾的肠道菌群和免疫机能。
其一,抗生素类药物会在肠道杀菌,限制了有益菌群的生长。
其二,抗生素类药物会直接影响肝脏及骨骼的发育,继而影响对虾的生长。
肝脏问题与水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1、水环境恶化,死藻沉积,对虾因摄食死藻造成肝中毒,继而萎缩病变。
其一,吃食死藻难以消化,肝脏需要分必过多的消化酶才能消化掉,加重肝脏消化压力。
其二,藻毒素将直接毒害对虾的肝脏,造成中毒性肝萎缩。
中毒性肝萎缩——肝膜绿
肝胰脏对比
2、长时间处于这种饥饿状态下 
水环境恶化对虾不摄料,长时间处于这种饥饿状态下,对虾的肝脏会受到一定的损坏,肝细胞修复与代谢将受到阻碍!建议在养殖中为了修复水环境故而停料,但是不能超过两天以上。
所以放苗后,投饵要易早不易晚。 
3、有害藻类产生的毒素,对肝脏的影响。
其一,有害藻类(蓝藻绿藻鞭毛藻)过多的水体会引起水体溶解氧的不足,在这种水体环境中对虾摄食就会随着溶氧量波动大,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下,对虾的肝脏将造成一定的损坏。
其二,有害藻类释放的藻毒素,直接毒害肝脏(绿肝)。
4、天气波动大,影响肠胃消化波动
天气的变化影响对虾的摄食量,在天气变冷的过程中,对虾就连续几天不摄食或减半摄食;天气回温后,摄食量恢复,但,在经过几次如此波动大的变温过程中,部份虾就会出现了空肠空胃或肝萎缩的症状。 
养殖到了末季,出现肝坏死或肝萎缩的现象比较多,主要以小虾为主,因为小虾抗水环境变化能力差,出现天气波动大的情况,小虾就出现了肝坏死。当在养殖中遇到变温天气时,环境维护是很关键的。
5、水环境突变引起的应激反应,会损坏对虾的肝脏 
肝脏是对虾的免疫器官,主要作用是用于产生免疫因子,在水环境变化时,对虾需要产生一定的免疫因子来抵抗水环境带来的应激。
当在养殖中经常出现应激反应,这样会加重肝脏产生免疫因子的压力,继而损坏肝脏,易爆发病毒病(病毒肝对比)。
1、
标签:
  • 怎样养殖对虾
  •  
  • 对虾养殖方法
  •  
  • 对虾养殖
  • 更多栏目最新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选址: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池塘,并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
    斑节对虾需要海水养殖。由于斑节对虾属于咸水,淡水养殖不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斑节对虾要从虾池建设、控水、饵料配制、温度控制等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形状不同:斑节对虾体表有黑褐色和土黄色的十字斑点花纹,刀
    虾有哪些品种
    虾有哪些品种
    樱桃虾:由中国台湾省出产的锯齿新米虾龙改良而成。皮皮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池塘条件:对虾养殖场应设置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